由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專門為青少年認識人體菌群世界而打造的科普繪本“小細菌 大世界”叢書自出版后,廣受讀者好評,日前榮獲2022年度河北省優秀科普圖書作品一等獎。
叢書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人體細菌知識,包括什么是細菌,細菌的結構,細菌的遺傳與變異、生長與繁殖,細菌與人體的關系等,將深奧、枯燥的細菌知識融入人物對話和故事情景中去,生動全面地呈現了奇妙、豐富的人體菌群世界。
1.中國工程院叢斌院士擔任總主編
細菌是自然界分布廣、個體數量多的生命體,每個人一出生就和大量細菌等微生物共存,且無時無刻不在和它們接觸。人體內的細菌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它們與其他微生物共同構成人體微生態系統并處于動態平衡之中。然而很多大朋友、小朋友都談“菌”色變,對細菌缺乏正確的了解與認識。
該叢書責編沈鴻賓表示:“為了讓更多青少年正確認識細菌與人體的關系,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我們策劃了‘小細菌 大世界’叢書。”
該叢書特別邀請中國工程院叢斌院士擔任總主編,對圖書內容給予全方位的指導。叢斌院士表示,希望通過這套科普圖書向讀者傳播細菌知識,引導大家認識到,除了能引起感染的所謂的“壞”的微生物之外,還有很多對人體特別重要的正常菌群,它們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
沈鴻賓說:“為確保本叢書的科學性和專業性,書稿內容除了由叢斌院士整體把關之外,還特別邀請北京協和醫學院、河北醫科大學的一些專家們進行審閱,并按照他們的意見進行了修改。”
2.以生動的故事和畫面傳播專業知識
為了激發小讀者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的代入感,在呈現圖書內容時,叢書主編之一、河北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賈嫻嫻以講故事的方式,將細菌世界生動有趣地展現在小讀者的眼前。
叢書從中學生毛毛因肥胖而出現的身體問題講起,通過毛毛和他的兩個小伙伴迪寶、小布的主動探究層層推進,揭開人體細菌世界的神秘面紗。毛毛在媽媽和醫生的幫助下制定方案重建飲食、作息和運動習慣,調節菌群結構,最終改善了身體狀況。
為了方便小讀者閱讀,書中還大量使用比喻、擬人手法,客觀、生動地講述人體細菌知識。例如,在講述細菌的大小時,書中打了這樣的比方:如果把一粒小米看作一個足球場,那么一個細菌就相當于足球場上擺放的一個乒乓球。
叢書中除了生動的文字,還有形象的圖畫。編輯團隊經過反復溝通,決定邀請專業繪畫團隊以繪本的形式來呈現內容。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的形象以及繪本的風格都經過了多次調整,力求為小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編創團隊還特別邀請河北醫科大學醫學專業本科生和熱愛閱讀科普繪本的中小學生試讀書稿,根據他們提出的意見對文字和圖畫進行反復修改。
3.多渠道宣發推廣助力科學普及
圖書出版后,編創團隊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騰訊會議平臺,采用微信圖文推送、線上課堂PPT分享、線上直播等方式對本書進行宣傳推廣。內容主要涉及細菌與微生物、菌群與人體、如何利用菌群維護人體健康等方面,由淺入深,由身邊事講到微生物專業知識。
這些宣傳推廣方式在小讀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孩子們紛紛表示:這套叢書讓我們發現了“小細菌”的“大奧秘”,幫助我們學會了與細菌“交朋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編創團隊還通過多種方式向河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河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等多個單位和中小學贈予“小細菌 大世界”科普圖書。